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责,被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救死扶伤,勇敢执着,拥有着高于常人的品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生命负责。今天介绍的是一位新生儿科大夫,她诊治过成千上万例幼小病人,挽救过无数新生儿患者的生命。她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岗位,她用执着和汗水精心治疗每一名患儿,用爱心和温暖减轻每一名患儿的痛苦,用热情和责任履行着医生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为每个患儿家庭带来安心和希望,赢得了广大患儿家庭的信任与尊重。她是一名新生儿科医生,更有一颗母亲般的心。她,就是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震英。
2018年1月22日晚上,救护车在警车的引导护送下呼啸着进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车上是33周早产的患儿涵函(化名),涵涵的妈妈孕期高热,胎儿在宫内已发现溶血,2周前胎膜早破。孩子转入时呼吸循环衰竭,重度感染,面色苍白,全身水肿,溶血性贫血明显,生命危在旦夕。根据患儿的紧急情况,该院新生儿科立即制订出抢救方案,经过呼吸机支持治疗、抗感染、控制溶血、纠正贫血、扩容纠酸等措施,帮助涵涵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生死关。在全科医护人员近20天的全力救治和悉心护理下终于好转,于2月10日治愈出院。
2018年六一儿童节前夜,患儿欣欣(化名)出生后因重度溶血、呼吸衰竭,从某医院急转我院新生儿科。欣欣母亲是熊猫血,患儿存在RH溶血,不规则抗体阳性,配血异常困难。杨震英带领新生儿科的医生们一边进行呼吸机治疗维持呼吸、抗感染、静脉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抢救措施,一边联络多方机构,努力协调寻找血源。最后在山东省血液中心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血源,使孩子成功换血,这时已是次日清晨。这个忙碌的抢救夜晚正好是国际儿童节。虽然身心疲惫,看着幼小生命得救了,所有在场医护人员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像这样的“生死时速”,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几乎是常态,杨震英带领她们每天都忙碌在与死神搏斗中,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连续出诊转运抢救9个急危重症新生儿。她们放弃了休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毫无怨言,只要抢救病人需要,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杨震英都会亲临现场组织抢救,几乎每天都不能正常下班。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多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导致现在的早产儿越来越多。2017年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门诊量达16000人次,每年治愈出院重症新生儿达2000余例,每年抢救成活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600余例,抢救成活1000克以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余例,而且还抢救成活一名体重仅530克、孕周26周的超低体重早产儿,随访至今,生长发育良好。
上世纪90年代,妇幼保健院率先成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率先开展了免费转运危重新生儿,转运半径达250公里,覆盖了泰安、莱芜、曲阜、梁山等地区,解决了我市危重新生儿分散就医的状况,使边远地区的患儿能够及时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救治,减少了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平均每年接转新生儿500余例,转运成功率100%。2016年,市妇幼保健院院新生儿科被泰安市政府认定为市级急危重症新生儿区域转运救治中心,新生儿专业成为泰安市享有盛誉的重点和特色专业。
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杨震英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和科研,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2011年被美国SCI收录1篇;2012年发表在美国PEDIATRICS杂志1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主持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承担市科技局立项项目8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杨震英也先后荣获首批泰山医学家、山东省十佳女医师、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 上一篇:公益已成为她生命的意义
- 下一篇:履职尽责,用担当聚民心筑和谐